西班牙時尚品牌 Zara 在全盛時期設於中國的門市曾達183家,如今過半已歇業,僅餘87家,引發 Zara 將逐步退出中國市場的猜測。

由於網上討論居高不下,甚至出現有粉絲貼出「且買且珍惜,以後這座城市再也沒有Zara」等掃貨消息。Inditex 相關負責人9日回應稱,「網傳Zara撤出中國消息不實,兩個多月關9間門市的數字也不準確。」Zara 在過去兩個多月共關閉惠州、東莞、上海寶山這3家店。

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,「我們正在不斷優化和升級門市,透過開設更大規模的門市,同時配備高效的數位化創新技術,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整合、數位體驗。」。

有分析則指 Zara 採用「以退為進」策略,一邊關店、一邊賺盈利。2019年以來,Zara 隸屬的 Inditex 集團持續減少全球各地的門市數量,去年 Zara 的實體店面總面積僅增加4.5%,但門市銷售額卻增加7.9%。

專家指出,Zara不僅在中國關店,全球門市數量在過去一年也減少了74家,「線下渠道驅動型品牌都會面臨關店這一過程,特別是前幾年在中國瘋狂擴張的快時尚品牌」。

Zara 的數位化進程並沒有落後。在中國市場,Zara 雖然直到2014 年才入駐天貓,比 Uniqlo、GAP 等競爭對手晚了幾年,卻在嚐到甜頭後迅速追上,先後開設了微信小程序商店,併入駐抖音,一 躍而起成為在數位化佈局最全面的快時尚品牌之一。

同時,直播帶貨的興起正在改變中國電商格局,而抖音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。在 2023 年,Zara 斥資近 1 億 4 千萬美元轉型到直播帶貨上,這規格簡直是將攝影棚與走秀直接搬進了直播間,被網民稱是「直播界的天花板」。

但截至目前,與觀看量過千萬、商品秒售罄的大主播們直播帶貨現狀相比,Zara 在抖音直播的表現仍稱不上亮眼。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, Zara 接下來要如何分一杯羹或是保住自己目前的「飯碗」,仍舊是一個嚴峻的問題。